健康知识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知识

水果有个“寒热”榜!吃对了才养人,尤其是这3类人,一定要会挑!

2023-03-17 17:30 来源:峨山县中医医院 发布人:赵春艳 浏览:2

  水果营养丰富、口味甘甜,是很多人的最爱。

  但在生活中,也有不少朋友,稍微吃一些水果就会感觉不舒服,这是怎么回事?

  三类人不适合多吃水果

  同中药一样,食物也具有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性质。

  生活中,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水果都是寒凉的,如果一个人胃火旺、脾胃强,适量吃水果是没问题的。

  但是对于那些胃火不足、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讲,水果吃多了就有可能会增加寒气,诱发不适。

  尤其是以下三类人:

  1.脾胃虚弱的人

  这些人吃水果后易出现胃胀、胃痛或腹胀、腹泻等症状,吃进去的水果无法正常消化吸收,身体利用不上,还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。

  2.阳虚怕冷的人

  这些人一年四季手脚都是凉的,恶寒喜暖。他们不喜欢喝水,喝也只能喝热水,平时还常大便稀溏。多吃水果只会使这种症状加重。

  3.贫血孱弱的人

  这些人面色黄白,缺少血色。看上去身体很瘦弱,舌淡唇淡。平时应多吃补气血的食物,而不是多食水果。

  水果分寒热

  当然,劝大家少吃水果,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水果,而是要把握好适量的原则,还要了解水果的属性,选择合适自己的水果。

  类别

  名称

  功效

  适宜人群

  寒凉性水果

  西瓜、香蕉、梨、奇异果、火龙果、枇杷、甘蔗、柿子、桑椹、橙、荸荠、猕猴桃、柚子

  清热泻火、凉血解毒、滋阴生津、平肝安神、通利二便

  发热、口渴心烦、头晕头痛、小便黄赤、大便秘结者

  温热性水果

  荔枝、龙眼、榴莲、杨梅、桃、橘、樱桃、杏、桂圆

  温中散寒、助阳益气、通经活血

  喜暖怕冷、肢体不温、口不渴、小便清长、大便稀薄者

  平性水果

  菠萝、木瓜、苹果、葡萄

  平补气血、健脾和胃、补肾

  均可食用

    水果熟吃也健康

  此外,对于吃水果不耐受的人群,将水果煮熟后进食,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果的寒热属性,从而改善我们吃水果不舒服的问题。

  1.苹果梨水

  配方:苹果、梨、大枣。

  制法:将上述原料洗净,苹果、梨切块,大枣去核后切块。待水烧开,将准备好的原料下锅,大火煮开后,转中小火煮至苹果和梨稍软即可。

  功效:滋阴,补气,清热。

  注意事项:适合牙口不好及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进食。

  2.桑椹汁

  配方:桑椹、纯净水。

  制法:桑椹洗净、去蒂,放入料理机中,加入适量纯净水,也可挤入几滴柠檬汁。打碎后即可饮用。

  功效:生津润燥,滋阴补血。

  注意事项:桑椹汁需尽快饮用,避免其中的花青素、多酚类物质和氧气长期接触而损失。

  3.五汁饮

  来源:《温病条辨》。

  配方:梨、鲜藕、鲜芦根、鲜麦冬、荸荠。

  制法:鲜芦根洗净,梨去皮、核,荸荠去皮,鲜藕去节,鲜麦冬切碎或剪碎。将诸物共绞挤取汁。

  食用方法:冷饮或温饮皆可,每日数次。适用于外感热病、口渴咽干、热性呕吐等症的日常调理。

  功效:此药膳适合肺胃有热而导致口渴、呕吐等症状的人群食用。

  4.蜜饯雪梨

  来源:《普济方》。

  配方:梨、蜂蜜适量。

  制法:梨洗净,去柄、核,切片,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,煮至熟烂,待水分快要耗干时关火。继续焖至温度接近室温后调入蜂蜜水,温浸片刻即可。

  食用方法:不定量,冷食或温食皆可,每日数次。适用于热病消渴,烦躁食少、便秘等症的日常调理。

  功效:煮熟后的梨依旧有清肺胃热的功效,但更多是能通过滋阴来达到养阴润燥的目的。

  特约审稿:陈斌

  副主任医师,就职于昆明市中医医院,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,获硕士(七年制)学位。师承云南省名誉名中医陆家龙教授,从事中医外感热病和肺系疾病的诊治及科研工作10余年,现任云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。先后四次获云南省科技进步、昆明市卫生成果奖。参编《基层常见内科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精要》《中风病临床实用康复技术》两部。担任云南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,主讲中医急症学,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

  擅长:四季感冒、不明发热、过敏性鼻炎、急慢性支气管炎、化脓性扁桃体炎、肺炎、慢阻肺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。

健康知识